赛马101

赛马101

为甚么呼吸系统有問题会影响马匹的竞赛表现?

马匹於竞赛時,若然呼吸系统有問题而导致氧气供应不足,或血液循环机能出现障碍,体力就会受到限制,因而影响了表现。

氧气供应不足的原因,可能是气道阻塞以致呼吸不畅,或者肺功能受到影响所致。由於马匹高速奔跑時呼吸功率可达每秒钟80公升气量,而鼻孔至肺部的气道既长且窄,形成强大的负压,因而可能导致气管堵塞甚至功能衰竭。如果怀疑马匹的呼吸系统出了問题,兽醫可以替該驹进行内窥镜检查以作出診断。

在竞赛事件报告中,有時会提到马匹被验出患有喘鸣症或出现喘鸣症早期徵状。喘鸣症即为世界各地都较为寻常的马匹呼吸系统問题之一,成因大多是马匹的左边声带(有時是右边声带,但较少)瘫痪,松弛的声带在吸气時会造成气管入口阻塞,气道因而收窄并且在气流通過時发出异常声响,故曰喘鸣。喘鸣症对马匹竞赛表现的影响可大可小,视乎徵状轻重而定,情况严重者需要做手术固定松弛的声带,令马匹在竞跑時呼吸畅顺而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

竞赛事件报告中,偶尔亦会提及马匹被验出「心律不正常」。马匹有此徵状,血液循环机能就会下降,而氧气是靠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各部份,一旦血液循环出了問题,就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马匹竞赛時就会出现容易疲倦、力不从心的现象。

 

 

为甚么筋腱及韧带容易受伤?

与关节一样,筋腱及韧带也是马匹在竞赛時容易受伤的组织,原因同样是马匹在高速奔跑時,四肢承受极大的压力,一旦筋腱及韧带的负荷超越其物理特性极限(说得浅白一点,就是超過了承受力的极限),就会导致纤维撕裂,造成伤患。发生这种情况之后,倘若勉强继续运动,只会加速伤患恶化。

马迷時常会听到或见到「胀筋」这個字眼。胀筋是筋腱扭伤后的常见临床病徵,兽醫可透過超音波检查进行診断。治疗筋腱扭伤的方法包括体外电击疗法、注射干细胞以及多种药物治疗,同時减少马匹的运动量以至彻底休息直至完全康复。

此外,马匹骨骼受伤亦時有发生,而且后果可以很严重。压力性骨折便属於骨骼受伤较为常见的一种,这是骨骼過度负荷劳损的后果,导致马匹严重不良於行,更严重的甚至引发突发性骨折。

兽醫診断马匹压力性骨折的方法,是替該驹进行骨骼扫描及X光检查。确定之后,便会进行治疗,受伤的马匹必须给予充份休息及严格限制运动。

筋腱、韧带或者骨骼曾经受伤的马匹,其竞赛能力有否下降或者受到多大影响,主要视乎伤势轻重以及康复快慢而定。此类马匹操练回复正常而且可以再次出赛時,马迷同样需要细心观察其跑姿及走势与過往有否不同,从它的竞赛表现重新评估其实力。

 

 

为甚么关节最容易受伤?

关节毛病是常见的马匹伤病之一。在这一方面,马与人类颇为相似,两者的关节软骨都是容易受伤的组织。纯种马的体重大多在九百至一千二百磅之间,竞赛時还要加上负磅,因此在高速奔跑時,脚部要承受极大的负荷,当关节软骨受到過量的磨损及拉扯,便很容易患上关节炎,这是常见的运动過剧后遗症。一旦患上了关节炎,马匹的竞赛表现往往会大打折扣,而且水准很不稳定。

怀疑患上关节炎的马匹,须送往兽醫部接受临床检查及X光检查以作診断。兽醫会因应马匹個别的病情而加以適当的治疗,一般来说,方法主要是减少马匹的运动量以及施用专治关节毛病的药物。

除了关节炎之外,马匹在竞赛時,关节边缘亦有碎裂危险,最常见於膝关节前面及葫芦骹(球节)关节前面的部位。膝盖或葫芦骹骨一旦出现碎骨,最直接的治疗方法是进行关节内窥镜手术,把碎骨取出,然后让马匹彻底休息一段日子,并且以关节药物治疗。

经关节内窥镜手术取出碎骨后,马匹即使已经康复,但竞赛能力是否能够完全恢复原先的水平,仍然要打個問号。可能没有甚么分别,也可能大打折扣,每一個案都不同,视乎各种因素而定。作为马迷,最重要的是细心观察該驹久休复出后,在操练時,尤其是在赛事中的表现,以作出客观的评估,切忌单凭主观願望以猜測来代替事实。就算該驹原先是你的「爱驹」,也必须对它重新估计。

 

 

为甚么有些马匹的演出突然走样?

有些马匹往绩优秀,年纪亦未老,但阵上表现突然完全走样,更甚者一蹶不振。有些马匹血统优良,生相亦佳,但出赛時却表现平平,予人名大於实之感。究其原因,可能是身体出了毛病或者健康本来就有潜在問题。

马匹的竞赛表现,基本上是由三個因素所决定。其一是本身的素质;其二是出赛時的状态;其三是本身的健康状况。

马匹如有伤患在身,或者竞赛中突然受伤,就会感到痛楚,运动愈剧烈,痛楚就愈强烈。一方面,痛楚会削弱其竞赛斗心;另一方面,伤患限制了其动作。在此情况下,试問又怎可能有好表现哩!

马匹由於痛楚而导致表现欠佳的原因,以下列幾种最为常见:

  • 关节毛病
  • 筋腱及韧带受伤
  • 骨骼受伤
  • 足部毛病
  • 背部及骨盆問题
  • 胃溃疡

 

认识马匹的伤病,了解这些問题对马匹的竞赛表现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是研究赛马必不可缺的一环。这方面的知识,能帮助你减少投注盲目性,提高命中率。

 

 

为甚么跑马地与沙田的跑道偏差有别?

在本港,跑道偏差情况以跑马地最明显,其次是沙田马场的全天候跑道,而沙田马场草地跑道的偏差则较小。

跑马地马场因场地较细小而弯角较为急锐,往往对领放马或前领型马匹有利。当赛事在C或C+3赛道进行時,由於跑道内栏向外移而路面大幅收窄,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跑道偏差与起步点的位置亦有关系,尤以1000米及1200米途程为甚,马匹排在内档特别有利。

跑马地跑道的内栏设置,於2000年2月開始,加入了向后移栏的安排。这条跑道是典型的旧式城市跑道,由於场地面积所限,在主要弯位之前,无法加设较为平缓的過渡性弯度。此亦为有利於领放及前领型跑法的因素。

沙田马场的全天候跑道,通常都对前领型马匹有利。在中等步速的赛事中,这一情况尤其明显。在下雨天,使用熨地机将跑道面熨平后,对前领型马匹更为有利。

以往赛事的统计数据显示,沙田马场的草地跑道偏差较小,但在以下情况则例外:

  • A赛道养草后,在头一次赛事的第一场,通常有利於前领型马匹。
  • 基於跑道的设计,C及C+3赛道的1000米直路赛,排在外档明显有利。
  • 在季末,当跑道草皮出现较大耗损時,对后上型马匹有利。

 

总括来说,跑道偏差不仅存在於不同的跑道、赛道以及不同的日子,而且在同一天赛事中亦会随著场地变化而转变。以上所讲的只是跑道偏差的一般情况,但这些情况并非一成不变,而赛前的估计未必一定准确。表面上,跑道偏差会影响马匹阵上表现的稳定性,对投注者不利,然而只要懂得利用,坏事就可以变成好事,若能掌握跑道的特点和了解跑道偏差,分析赛事形势時便能事半功倍。

 

 

为甚么跑道会有偏差?

跑道偏差(Track Bias)这种现象,一向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马场,并非香港的「专利」。及至最近十余年,此种现象渐渐成为各地马圈的热门话题。

所谓跑道偏差,是指跑道的不同地带状况存在差异,因而对马匹的竞赛表现造成一些规律性的影响。跑道偏差主要有三大成因:

  • 跑道的设计及性质
  • 跑道的使用模式
  • 天气

 

不同的跑道设计及性质都会对马匹的竞赛表现构成有利或不利的因素,例如:

  • 细小的场地及弯角急锐的跑道通常有利於前领型马匹;
  • 起步点靠近弯位则有利於内档马匹;
  • 弯位狭窄有利於前领型马匹;
  • 跑道的弯道及直路的地面为便利去水而设计成倾斜状,下雨時就会出现场地偏差;
  • 终点前的直路愈长,对后上型马匹愈有利;
  • 跑道面层的特质(包括草种)亦有很大的影响。

 

跑道的使用模式同样会影响跑道的表现。過去三十年来,很多国家都大量增办赛事,为了克服因而带来的跑道問题,於是采用了移栏的措施。然而移栏的使用量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跑道偏差,例如:

  • 移栏位置会影响跑道的设计及竞赛模式,比方栏边地面若然受损情况较为严重,则遠離該处竞跑的马匹通常较为有利;
  • 倘若整条跑道都有耗损情况,则会对后上型马匹有利;
  • 竞赛途中若然马匹踢起大量泥块,则对前领马匹有利;
  • 跑道进行了保养工程(例如垂直疏水)后,头一次作赛的前幾场赛事中,前领马匹往往较为有利。

 

天气情况亦会影响跑道表现,在干快的场地或湿软的场地上作赛,竞赛模式常见有很大的分别。下雨時,基於水向低流的定律,跑道上地势较高处会比低处相对地干快一些,例如跑马地的跑道整条都是自外而内向下倾斜,外栏地带自然比内栏地带较为干快,但沙田马场草地跑道两条直路上的分水脊却位于跑道宽度的大约三分二(距内栏)之位置,由該处分别向跑道两边下倾。雨天作赛,沿著跑道上地势最高的地带竞逐就最有利。另外,假如草地跑道在雨后很快就回复干爽的话,通常会对领放或前领型马匹有利。

马迷在评估赛事的形势時,必须将跑道偏差因素加入考虑,否则对各匹参赛马的取胜机会之估计就可能不够准确。

 

 

为甚么有些马匹出闸后要收慢并移近内栏?

在赛事中,時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形:排在外档的马出闸后,鞍上人立即将坐骑收慢,在马群的后面向内移至贴著内栏或靠近内栏、尾随或居於马群后列竞跑。这种情形又以中、长途赛事以及出闸后不久就要转弯的赛事较为常见。

为甚么要这样做呢?理由是为了节省脚程、避免或减轻蚀位的程度。须知赛事若以绕圈形式进行的话,沿途紧贴内栏竞逐就是最节省時间的捷径;相对而言,竞逐過程中離開内栏愈遠,转弯時要走的额外路程就愈多,即是蚀位程度愈大,转弯次数愈多就愈吃亏。请看以下一些数据。

澳洲有些马场作過有关统计,综合其中三条跑道的数据,马匹自内向外每移出一米,要多走的额外路程大致如下:

赛程 额外路程(每移出一米)
1000米 1.66米
1200~1400米 2.6~3.19米
1500~1600米 3.19~5.17米
1800~1900米 4.73~6.18米
2400米 6.28米

 

当然,各個马场情况不同,上列数据只可纯粹作为一個参考资料,绝不能以之代入香港的赛事,正如沙田马场的数据未必適用於跑马地马场。

不過,转弯時距離内栏愈遠蚀位就愈多,这個基本原理却是放诸四海而皆准。在竞争激烈的赛事中,往往以短距離分胜负,因此沿途能否尽量避免蚀位是一個关键因素。排档愈外,愈难走进内栏位置,这個道理十分浅显。排在外档的马,出闸后若然居於马群的中游位置竞跑,通常都难逃被迫要走外叠的命运,以致沿途蚀位。要避免陷入这個窘境,只有两個方法。一是起步后尽快抢在前面以便切入内栏,但如果本身的前速不够快,或者担心早段耗力太多会削弱后勁,就惟有采用另一招,起步留慢堕后并且移近内栏,徐图后计,通常是沿栏跑到末弯或直至进入最后直路之后才向外移出,觅取空位展開冲刺。除了节省脚程之外,这种跑法还有另外一個好处,就是沿途可获遮挡,避免马匹望空而抢口。

马迷於赛前研究赛事的形势時,必须推敲排在外档的马匹可能采取哪一种跑法。须知外档马匹若然在早段抢前以切入,就会增加步速压力,即是步速可能因而加快,假如中、内档有不少属於快放型的马匹,外档马加入抢放行列就难以获得甜头。外档马匹若然留后并且移近内栏竞跑,则需要快步速帮助,才能在末段发挥后勁冲刺。所以,排在外档的马匹,练马师通常都会根据马匹本身的性能,因应赛事的形势,来决定使用哪一种策略。

 

 

为甚么有些马匹水准稳定而有些马匹表现反覆无常?

马匹的竞赛能力,基本上由两個因素决定。一是生理机能,另一是状态。

生理机能大致上可分为两個阶段,第一個阶段为成长、成熟期,第二個阶段为退化、衰老期。在前一個阶段,竞赛能力整体来说是持续提升,水准相对较为稳定,尤其是踏入成熟期之后,水准通常更为稳定,而稚龄马匹的演出水准有時波动较大。在后一個阶段,竞赛能力整体来说是逐渐走下坡,水准自然难以维持稳定,年纪愈大,愈难保持水准。

在各個生理阶段,状态都会有起伏。状态当起時,水准自然较为稳定。状态回落時,演出自然容易走样。状态起伏一般都有周期性,而每匹马的周期各不同,通常与体质强弱有关。有些马匹能够长期保持勇态,有些马匹的勇态维時短暂,前者的水准自然较为稳定,后者的表现自然较为反覆。

影响状态的因素很多,除了马匹本身的生理状况之外,还有气候的变化、环境的转变、操练方式及喂饲方式的改变等等。当内在及外在的因素都向著有利的方向演变時,該驹的水准就会趋向稳定;反之,該驹的水准就会下降。然而,马匹的水准稳定与否,不仅受到生理因素所支配,同時也受到心理因素所左右。所谓心理因素,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斗心、忠心、情绪,诸如此类。

站在投注者的立场,水准稳定的马匹当然较为值得信赖。哪匹马的水准可期稳定?可从上文所述各個角度去评估,得出的结论属於正面者愈多,該驹的可靠程度也愈高。但有一点不可忘记:物极必反。何時会由顶点掉头而下?往往最难估计。所以凡是已连续多仗有好表现的马匹,就得当心「断缆」。

 

 

为甚么马匹在竞赛途中通常需要遮挡?

在评马人笔下、骑师及练马师口中,以及马会发布的竞赛事件报告、马匹沿途走势评述里面,都经常出现「遮挡」(英文cover)这個字眼,例如「此驹需要遮挡」、「該驹沿途被迫走外叠,没有遮挡,末段堕退」等等。

很多時候,马圈中人会将马匹演出差劣归因阵上未能获得遮挡。事实上,不少马匹在竞赛途中有遮挡或没有遮挡,演出可以判若两驹。究竟何谓「遮挡」?为甚么它对马匹的表现有这么大的影响?

所谓遮挡,是指马匹在竞赛途中,跟随他驹后面,以之作为屏障,直至进入最后阶段,才離開掩护,望空冲刺。

一般而言,马匹在前路没有阻挡的情况下都会格外兴奋,奔跑倍加卖力;若然有他驹在前面挡著,则会自动收敛,相应放慢速度,以免撞到前驹;此乃马儿天性。然而,马匹如果在赛事早段及中段跑得太快、耗力太多,到了末段就会后勁不继。所以,骑师通常都会在竞赛途中避免過早望空,尽可能让坐骑节省气力,留待最后冲刺。假如沿途没有遮挡,马儿自动抢奔,鞍上人要让它留力就会较为困难,往往形成马儿抢口、人马角力的现象。相反,在有遮挡的情况下,马儿较为容易控制,奔跑時產生的风阻亦相对较小,沿途走得轻松,末段便能交出应有的速度。

大部分马匹都需要竞赛途中有遮挡才能发挥出最高水准,口勁重或作战经验尚浅的马匹尤其需要遮挡。排档有利或不利对马匹是否容易找到遮挡往往有关键性影响。不過,也有小部分马匹喜欢在前面领放或者離群望空竞跑,有遮挡的话反而跑不出水准。

 

 

为甚么评估试闸表现不可只看名次?

在试闸時跑第一的马匹,到了出赛時演出却平平;试闸時在中间甚至尾列過终点的马匹,到了出赛時却能名列前茅以至胜出;这些情况可说屡见不鲜,相信不少马迷都深有体会。

所以,经验老到的观操客,在观看马匹试闸時,著眼处往往不在马匹過终点時的名次。皆因试闸并非正式比赛,既无奖金,亦无规定一定要竭尽全力。试闸只是训练马匹的一种手段,或者是取得出赛资格的必要程序。无论基於哪一种动机而参加试闸,都毋须非跑第一不可。事实上,试闸時大部分马匹的鞍上人都不会全力催策马匹,以免马匹不必要地消耗体力太多。进度已足的马匹,试闸時鞍上人更会刻意保留马儿的体力,或者掩藏马儿的实力,往往点到即止,但求心中有数足矣。

切勿以为试闸跑第一,状态必定很勇,或者实力必定是全组马匹之中最高的一驹。要从试闸中观察马匹的状态和进度,判断马匹的质素与实力,最重要是观看马匹的走势及其鞍上人的姿态。比方一匹马在鞍上人又推又鞭之下跑第一,另一匹马在鞍上人未予任何催策之下轻松跑第二,那么后驹的状态显然更胜一籌。

一般来说,一匹马若然在鞍上人全程紧扣缰繩之下仍能在前列過终点,毫无疑問它的状态必定相当好。此外,还要兼顾试闸的途程和马匹本身的途程性能,譬如长途马试闸跑短途,即使状态甚勇,也很少能够在前列過终点。

不但要看马匹沿途走势强弱及其鞍上人的姿态如何,还要观察马匹過了终点后的走势。余势未了,甚至愈走愈勁,令到鞍上人要大力拉实方能收慢,即俗语所谓「拉到企起身」的马匹,比那些過了终点一收即停的马匹,更加值得留意。

 

 

为甚么试跑及试闸缔速值得参考?

大部分马经都有刊登马匹在晨操快跳時造出的時间,以及试闸造出的時间,亦即马匹在一個特定途程上缔下的速度。尽管马匹不论试跑或试闸都不会像正式比赛那般竭尽全力,因此時间也比正式比赛为慢,但试跑或试闸的缔速仍然是衡量马匹状态及进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判断马匹在赛事中的争胜机会大有帮助,所以是一项很重要的参考资料。

然而,以试跑或试闸的缔速来作参考時,必须懂得如何正确解读此项资料,否则随時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首先要注意的是,判断马匹的状态或进度,不能光凭试跑或试闸的缔速快慢来定夺,必须结合马儿的走势来看。比方说,甲驹试跑800米(又称跳两段或跳半哩),造出五十秒正,鞍上人在末段大力催策;乙驹也是试跑800米,造出五十一秒,鞍上人全程未作催策,末段更加大力扣实缰繩;在此情况下,甲驹的缔速虽然快了一秒,但状态其实未必及得上乙驹。

其次要注意的是,衡量试跑或试闸的缔速水准時,必须将场地因素加入考虑,因为草地与泥地固然有别,即使同一条跑道,状况亦非每天都一样。场地快,自然较为容易造出快速;场地慢,缔速自然较慢。如何得知场地是快是慢?除了看天气情况之外,还可以参照当天所有快试马匹造出的時间或各组(除非只得一组)试闸的缔速,譬如同一天早上马匹试跑或试闸造出的時间普遍偏快,那就反映当天的场地颇快。在快地上试出快時间,未必代表状态够勇。但在慢地上也能试出快時间,状态必定甚佳。

若然场地状况相同,甲驹试跑造出的時间快過乙驹,而且姿态也比乙驹更轻松,那么甲驹的状态显然在乙驹之上。同日有多组试闸,期间场地状况无大变化,假如其中一组之第一名的缔速水准特别高(愈接近实战的缔速,水准愈高),这匹马就值得特别留意。举例来说,新马试草闸1000米若然造出五十九秒以内,該驹的进度或质素肯定不差。至於试闸第二名以下的马匹,虽然一向并无時间纪录,但根据各驹与第一名的距離,大致上也可以推算出来。

初入门的马迷,或许觉得好像很复杂。其实只要牢记以上的要诀,慢慢摸索,累积一定经验之后,自然就会懂得怎样去分析和鉴别。

 

 

为甚么马匹需要拍跳?

「拍跳」是本地马经的常用术语,意谓两匹(有時是三匹)马在操练時结伴快跑。若然两匹(或三匹)马结伴踱步,则称为「拍踱」。

拍跳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分先后起步,后起步的一驹在途中(大多在末段)加速以追上前驹。另一种是同時起步,或并辔而驰,或一前一后,到了末段双双发力加速。

作为马匹操练方式之一,拍跳主要有以下幾种作用。其一,激发马儿的角逐兴趣。马是天生擅长奔跑的动物,又是群居动物,在结伴奔跑時,会特别起勁,因为若然比同伴跑得更快,就有优越感。在野生马群中,惟有比同伴优胜者,方能在族群中获得较高地位,而最强者则会成为领袖。纯种马的生活形态虽然已经和野生马群大不一样,但彼此之间透過竞逐来分出强弱的习性仍在。一匹马如果长期没有机会与其他马匹竞跑,角逐的意识就有可能减弱。

另一种作用是考察马匹的进度。马儿和人一样,個性各不相同。譬如有些马匹懂得偷懒,单独试跑時必定懒洋洋,提不起勁,令人难以判断它进步的程度或者状态的起落。然而一旦与其他马匹结伴快跑,马上就来勁了,露出真面目。

还有一种作用是调教马匹。比方年稚的马匹,竞赛经验不足,需要多加练习,从拍跳中可以学习怎样出脚、如何留力以及何時发力。又如跑姿不规矩的马,例如有内闪、外闪陋习者,可安排在拍跳時走外面或者走里面,由伴试的马匹引导它改善走势。

拍跳是砥砺马匹状态的手段之一,但运动量较大,体能消耗较多,假如拍跳過度,会引起反效果。哪匹马需要拍跳,何時应該拍跳,端赖练马师凭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经验来作出安排。

 

 

为甚么「鸡公颈」是马儿呈勇之象?

本地马经之中,尤其是晨操评述里,经常会见到「鸡公颈」这個字眼。然而不少马迷对何为「鸡公颈」都不大了了。这不奇怪,在「石屎森林」中长大的都市人,对公鸡根本没有甚么认识,甚至可能连真正的鸡啼也未曾听過。所谓鸡公颈,是指公鸡在啼叫、求偶以及格斗時,颈部充血膨胀,弓起如弧形,以显示力量。然而,「鸡公颈」与马匹如何扯上关系呢?

不论汽车、轮船或飞机,都必须具备动力系统与定向系统,才能顺利行进。以马匹来说,四肢好比汽车轮子,马头及马颈好比方向盤。在竞赛時,为了取位、转弯或者避開障碍,都需要改变马匹前进的方向;但到了最后直路全力向终点冲刺時,只要前面无遮无挡,就得保持走直线。骑师凭口衔铁、笼头以及缰繩来控制马匹前进的方向,在高速奔跑之际,人与马都必须反应快捷,才能达到人马合一的境界。马颈强壮有力,马儿便能对鞍上人的指令作出迅速的反应,转向灵活,把握先机。若然马颈软弱无力,反应慢人一拍,就难免屈居下风,处处受制於对手。

当马匹状态冒升時,不但四肢上力,而且马颈亦上力。怎样判断马颈有没有力?其一,看其颈部是否出现条状的肌肉纹,俗语谓之「起柳条」也;其二,看马匹试跑時,有没有突然「桩头」的现象,通常是马颈力度不足時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三,看马儿行走時,是颈挺头直还是垂头丧气。有诸内而形诸外,当一匹马无论在生理上及心理上都作好了作战准备時,颈项就会如鸡公颈般弓起,头部则向下,马颈与马头形成一個拱形,这就是「鸡公颈」。

马颈有力的话,在竞赛時还有助於保持平衡,而且在叮当马头冲线時,每每能够占得上风。

 

 

为甚么有些马匹晨操或临场大汗淋漓?

做运动時,出汗属於正常生理现象,因为血液循环加快,导致体温上升,排汗有散热、降温的作用。但如出汗過多或不出汗,则反映身体状况欠佳,甚至有毛病。

从赛马评论员的角度来看,马匹在晨操或出赛临场出汗,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正常标准排汗;其二,由於身体肥胖而大量排汗;其三,由於体质弱而出虚汗;其四,由於精神紧张而冒汗。除了第一种,其余三种情况都不是好现象,出汗太多,容昜疲劳,有此现象的马匹,阵上难有好表现。当然,凡事皆有例外,每匹马的情况不同,也有少数异常的特殊例子。

由於肥胖而大量出汗,是最常见的情况,尤以歇暑后复课初期最为普遍。原因是马匹在歇暑期间运动量大幅度减少,体内脂肪迅速增加,身体变得肥胖之故。季初阶段,晨课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马匹汗如雨下,尤其是颈、胸、肩膀以及后肢大腿内侧这些部位,更会出现乳白色的汗胶(本地马经术语亦称为「白泡」),「白泡」太多時,就会沿著腿部向下流到小腿以至脚部。

假如一匹马在歇暑后复课并无大汗淋漓的情况,原因有幾個可能性:一是歇暑期间(在马房范围内)仍保持相当运动量,避免了身体痴肥;另一是食欲不振或消化系统有問题导致營养吸收不良,无法增肥;还有就是患上干皮症,不能正常排汗。

排汗多或少,亦与季节及天气有关。天热,出汗自然较多;天冷,出汗自然较少。晨操试跑出汗多或少,又与事前热身工夫有关,有些马匹甫进跑道已见浑身大汗,皆因事前做了大量骑踱或「行马机」的工夫。

单是从出汗的情况来评估马匹的状态,已有不少学問及趣味在其中,必须多加观察,累积经验,才能作出准确的评估。

 

 

为甚么落脚轻重能反映马匹的状态?

观察马匹试跑,其中一個要留意的重点是马匹的步伐(本地马经术语亦称为「步头」)是轻快还是沉重,这是马匹状态好劣的重要标志之一。

赛马的本质,是力的表现,是力的较量。马匹奔跑時,落脚轻或重,与其力量强、弱有直接关系。状态大勇時,力贯四肢,马蹄著地轻盈,仿似蜻蜓点水,向前伸出去時富有弹性,翻步敏捷,步幅開扬。状态低沉時,四肢乏力,马蹄著地沉重仿似打桩,向前伸出去時似有重物附著,举步为艰,步幅难以尽展。步伐愈轻快,状态就愈勇;步伐愈沉重,状态就愈差。

落脚轻重与收身程度也有连带关系。马匹若然身躯肥胖,奔跑時脚部负荷大,必然步头笨重;体态标准,没有多余脂肪,奔跑時脚部负荷轻,步头自然爽朗。可是也不能過瘦,太瘦的话,同样没有力。

要辨别马匹落脚轻重,除了靠双目,还可以靠耳朵。香港赛马还在业余時代時,有些马匹会在半夜摸黑出操,跑道的照明灯还没開,观操者看不清楚,就得靠听声来帮助判断。这种听声术,到现在依然可派用场。马匹在面前跑過時,若然脚步声轻微,妙哉!若然脚步声响如擂鼓,对其状态就要大大打個問号矣!

 

 

为甚么马匹晨操课期有疏有密?

有些马匹出操频密(本地马经术语称为「勤操」),甚至幾乎朝朝露面;相反,有些马匹隔好多天才出操一次(本地马经术语称为「疏操」),课期疏疏落落。为甚么会有这样大的分别?课期疏密对马匹出赛時的表现有何影响?

在本港马圈,一匹马每周作两次快跑操练(马经术语称为「跳快工夫」)向来被视为最基本的操练模式,快试的课期通常是星期一及星期四;星期二及星期五;星期三及星期六;跳了一课快工夫之后,体息两三天,再跳下一课快工夫。马匹的晨课编排一般都是依循此一模式,只有少数马房会将部分马匹其中一次课期安排在星期天而非星期六或星期一。

练马师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马匹课期的疏密。需要加大马匹的运动量時,就将快操周期缩短,例如改为隔日出试,一周内作三课甚至更多的快跑。比方马匹久疏战阵,体态偏肥,就要適当加强操练,以加速收身。需要减轻马匹的运动量時,就将快操周期拉长,一個星期只作一课快跑练习,甚至整個星期都不快试而只作慢跑或踱步之类的轻松操练(马经术语称为「慢工夫」)。比方马匹出赛较为频密時,晨操快工夫就可以相应减少,以免体力消耗過甚而导致疲劳。

作为马迷,必须明白马匹课期疏密与其阵上演出并非一定成正比,也就是说,课期频密不代表出赛時必定有好表现;课期稀疏亦不代表出赛時表现必定不佳。关键在於操练的运动量及方式是否与马匹的体质、特性、健康情况以及状态相配合。操练過度,马匹状态会不进反退;操练不足,状态则会徘徊不前。从马匹的操练程序,可以窥測马房的作战部署与出击目标。不過,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马匹能够频密快操,通常代表健康良好;疏於操练则健康既可能正常,也可能有問题。

 

 

为甚么有些马匹晨操火喷喷、出赛瞌眼瞓?

有些马匹在晨操時火气猛得交关,含枚疾走,出现人马角力镜头,状态似乎勇不可当,然而到了正式比赛時,要不就是抢放一程便泄气,要不就是沿途跟跑,没精打采,与晨课的观感比较,判若两驹。

究其原因,所谓「晨操火喷喷」,看似状态很勇,其实只是一個假象。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重口马、未懂留力的新马以及由於久疏战阵兼疏操导致燥火甚盛的马匹身上。为免浪费马匹的体力,晨操快跑的途程,一般要比出赛的途程短,马匹纵然状态未足,但竭尽全力快走一段(400米)以至两段(800米),仍可做得到,未至於露出疲态。

到了实战時,由於状态根本未够,要交出更快的速度和更多的韧力自然力不从心,立即原形毕露,仿似「瞌眼瞓」。

对大多数马匹而言,晨操试跑時太重口、太抢口,都不是好现象。

 

 

为甚么晨操跑得快不代表状态必定佳?

看马匹的晨操试跑纪录,会发觉有些马匹试出的時间快,有些時间慢。即使同一匹马,亦会有時试得快,有時试得慢。然而单凭试跑時间的快慢,不足以判断马匹状态是好是劣,切勿以为试得快,状态就一定好。

马匹的晨操方式,基本上可分为快跑(快跳)、慢跑(慢跳)、快踱以及慢踱。不同方式有不同效果。马匹好比运动员,练马师好比教练。练马师替马匹编排操练程序時,必须考虑马匹的特性、体质强弱、体形肥瘦、状态的起落、出击時间表等等,选取心目中认为最適合的方式。

马匹试跑试出快時间,可能正值大力打磨状态的阶段,所谓起而未足是也。一旦状态已经足够,反而未必需要操得太狠太辣。当然,试出快時间亦有可能是状态勇锐之故。是勇非勇,如何分辨?既要看時间快慢,也要看姿态轻松与否,还要看鞍上人的动作。鞍上人紧扣缰繩下,马匹仍试出快時间,而且姿态从容;或者鞍上人稍加催策,马儿即有良好反应,步活如轮;这才是好状态。

 

 

为甚么以两個马位作为切线安全基准?

马匹是群体动物,它们在野外生活時,看似能够联群结队地奔跑而马蹄不会互相碰击。然而在赛马中,人类是方向操控者,马匹晓得避開他驹后蹄的本能,显然受到人为的干预影响。

在公平的竞赛当中,每匹马均有权在其应有的跑线上无限制地竞跑。然而,有些骑师为了移近内栏以求在转弯時节省路程,或在赛事的关键阶段争取有利的位置而罔顾安全。当马匹在骑师驱使下横越他驹跑线時,可能构成危险,后驹向前伸展的前足有可能绊著前驹向后伸展的后足,即使马匹仅是被触碰前足,也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在这情况之下,马匹可能突然跌倒,导致人、马性命损失或严重受伤。在赛马中,於贴近他驹時鲁莽地切线,是最危险的行为之一。

因此,自有赛马以来,在切线時何为安全及可行的准则,一直都在引起争论。香港赛马会竞赛董事小组采用的准则是至少占先两個马位,亦即被横越的马匹本身的长度,再加上一個马位。

马匹横越他驹時所需要的安全距離,是它的后足伸展的幅度,加上被横越的马匹前足伸展的幅度,再加上最少一只足位的活动空间。这個距離大约等於一匹马站立時的身长。在切线時,骑师还必须避免坐骑的前足触碰前面马匹的后蹄。

在赛马世界中,「一個马位」一向被理解为一匹马站立時的身长,而「占先两個马位」则被赛马业人士及公众理解为「马匹本身的长度,加上与被切线的一驹之间有一個马位的空隙。」

这项要求可表达为「在前面離開他驹一個马位,方可横越該驹的跑线。」

最少也要有一個马位的空间,方可确保后面马匹的前足不会绊著前面马匹向后伸展的后足。在世界各地很多地方,这個距離仍然被认为不足够,然而以香港如此紧凑的竞赛模式而言,这是保障赛事安全地进行的基本准则。

 

 

为甚么步速有時快,有時慢?

影响步速快慢的因素不止一個,而主要因素是該场赛事参战马匹以哪一种类型为多。每匹马都有自己最拿手的跑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前领型 (快放马);前速慢、后勁强的后追型(后上马);前速不慢、后勁不弱的均速型。一场赛事之中,若有较多快放马列阵,步速通常都会比较快;相反,若然绝大多数都是后上马,步速就会比较慢。此外,赛事早段的步速还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例如策骑指示的改变、没有人願以快速抢带、出闸后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等等。

2001年9月26日跑马地赛事第四场和第五场都是第三班1650米赛事,评分区域同为70至50分。第四场由於快放马较少,形成慢步速,头一二五○米造出一分十九秒五,总時间一分四十二秒九。第五场快放马较多,步速也快得多,头一二五○米造出一分十六秒八,总時间一分四十秒四。第四场由於前三段步速慢,末段遂能扯快至廿三秒四,「特驹宝」竟能后上取胜,殊不简单。第五场「马特威」全程领放自造快步速,末段还能交出廿三秒六高速,大胜四個半马位,更是实力超出对手甚多之证明。

 

为甚么有些马匹宜领放而有些马匹宜后追?

我们首先看看下列三条算式:

  • 3+1+2=6
  • 1+2+3=6
  • 2+3+1=6

 

以上三条算式中,不论将1、2、3这三個数字的位置如何调换,加起来的总和都是6。但在赛马世界裏,却非如此简单。马匹各有特性,阵上所用的战术,必须与其性能相配合,方能发挥出最高战斗力。假定一匹前领型的马以快放战术跑1200米可以造出一分十秒正,一旦改用留前斗后的战术,就未必能交出同样的時间。同一道理,假定一匹后追型的马采用留前斗后的战术跑1600米可以造出一分三十五秒正,但改用抢放战术的话,造出的時间往往只会更慢而不可能更快。

不過,世事无绝对,战术也不能一成不变,骑师必须视乎实际情况,例如步速快慢以及其他因素,随机应变而加以適当的调整。

 

 

为甚么慢步速对前领马匹有利?

采用前领(俗称放头)跑法的马匹,若然沿途能以慢速轻松领放,便可保存充足的气力在末段加速。早段落后的马匹,入直路后要从后赶上,就必须交出比前领马匹更快的速度。然而每匹马的速度都有极限,假如前领马匹在末段仍能维持相当高的速度,后上马匹要超前就绝非易事。比方领放的马匹末段仍能交出廿三秒半,在最后四百米之处仍落后五個马位的对手,一般来说,末段必须交出廿二秒五以内的速度,才能追上,若然本身末段的极速不能达到廿二秒半,通常都难以平反败局。

2001年10月13日沙田赛事第八场第二班1800米即为一個「慢步速利前领」的例子,「特宝威」沿途领放,头千四米慢至一分廿六秒三,末段遂能造出廿二秒七快速直领到底。另一匹沿途在前列之马「百胜驹」跑第二,也是慢步速受益者。跑1800米,极少马匹末段能交出廿二秒五以内的速度,因此「公平之杰」能后上仅负於头马一個头位,显示了极强的加速力,跑第三其实已是很高的水准。

 

 

为甚么快步速对后上马匹有利?

俗语说「走得快,好世界」,但在赛马运动中,「走得快」不一定「好世界」。每匹马的速度与韧力都有個极限,纯种马全速奔跑所能持续的距離,通常不超過四百米,所以一旦竞逐的路程超過四百米,就不可能全程都以最高速奔跑。若然早段跑得太快,气力用多了,造成所谓自我烧干,末段速度就会放慢。相反,早段跑得慢,气力用得少,末段就有较强的加速力。

2001年10月21日举行的沙田锦标1600米赛事,即为一個「快步速利后上」的例子,头千二米缔出一分十秒二,比同日的前一场(第八场)仁济杯第二班1600米的头千二米快了两秒三,但最后四百米就只能造出廿四秒正。而仁济杯那一场由於前三段的步速较慢,末段造出了廿二秒七的快速。沙田锦标这场本地三级赛由於早段步速扯得太快,沿途在前列的「君子」、「万事勁」、「红辣椒」以及「奔腾」,入直路后都相继脚软,结果由后上马匹包办三甲。

 

 

为甚么平磅赛负磅并不平等?

本港马迷习惯将非让磅赛称为平磅赛,然而大部分所谓平磅赛其实是分龄让磅赛。以2001年10月7日举行的法国凯旋门大赛为例,参战马匹之中有一匹是五岁马,负131磅;有八匹是四岁马,其中六驹负131磅,其余两驹负128磅;另外有八匹三岁马,其中六驹负123磅,其余两驹负120磅。

这些负磅的差异,皆因这项只接受三岁以上雄马及雌马参加的赛事,规定四岁以上马匹须负131磅,三岁马获让8磅,即是负123磅,此外,雌马又获同龄雄马让3磅(法国所有赛事雌马均获让1.5公斤,等於3.25磅),於是出现同龄而负磅不同的情况。

另一個例子是2001年紫荆短途锦标,四岁以上的参战马匹均负126磅,唯一例外是「东成西就」,皆因它是雌马,依例获让3磅。还有匹参战马「丹山王」只负121磅,原因是三岁马获让5磅。

 

 

为甚么有些马匹要戴眼罩?

眼罩有三种主要用途:

  • (一)遮掩马匹部分视野,令其专心角逐,不为外界事物分心;
  • (二)改善马匹的走规;
  • (三)加强马匹某方面的性能。

 

例如,有些马匹好奇心重,特别喜欢东张西望,或者胆子小,稍有风吹草动就惶恐不安;有些马匹走势不规矩,闪出闪入,或喜欢挨向旁边的马;有些马匹角逐嫌短的路程,需要加快前速。如果觉得有必要,练马师就会替马匹戴上眼罩。还有一种情形是,屡战屡败、久无建树的马匹,练马师往往会替它佩上眼罩,希望带来新鲜感,刺激马儿的角逐兴趣。

 

来源:香港赛马会

分享